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杭州大妈将陌生男子堵在了单元楼内,“报警!是去年见过的‘老熟人’了”

2022-11-23 11:03:57    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的黄大妈没想到,就在楼下打毛线、唠家常的功夫,竟然碰到了一个“老熟人”。说起来这位“老熟人”,其实只见过一面,但黄大妈对他印象格外深刻。

  两人第一次碰面,是在去年5月15日上午9时许,黄大妈正在家中打扫卫生,听到了敲门声。打开房门一看,一个50多岁的男子站在门口。

  “大妈,你孩子在家吗?”

  “不在,他上班去了。”

  “大妈,我是你儿子的同事。”该男子继续说,“刚刚出了车祸,处理事故需要钱,能借些钱应急吗?”一边说着,还一边打着电话,说是在给黄大妈的儿子打电话。

  电话里一番沟通后,该男子对黄大妈说,她儿子同意借钱了。黄大妈见是儿子的同事遇到了难处,儿子也同意帮忙了,就爽快拿出了5000元现金,交给了该男子。

  临走前,男子还留下了一句话:“大妈,你下午在不在家?下午我把钱送过来。”可直到晚饭点,黄大妈还没有等来男子。黄大妈给儿子打了电话,才知道根本没有这事,她被骗了。

  时间转眼到了今年9月19日,那天下午1时多,黄大妈正在单元门口织毛线,一个陌生男子走进了单元门。

  “好像是他?”黄大妈默不作声,盯着男子又看了看,还真是“老熟人”!发觉不对劲,男子撒腿就往外跑,但还是被黄大妈和几个邻居堵在了单元楼内。随后,警察赶到将其抓获。

  归案后,男子吴某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吴某交代,去年5月以来,他以“套近乎”的方式,先后骗了多位老人,金额达10700元。

  经查实,吴某曾有多次诈骗前科,手法类似,选择老年人居住多的小区或一些农村地区,先敲门询问子女是否在家,如果子女在家,则以敲错门为由离开,如果子女不在家,则开始行骗。

  西湖区检察院认为,吴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老年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于日前对其依法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子女应多向父母、老年朋友们宣传防诈知识,一旦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儿女关心沟通多一点,父母距离诈骗远一点。

【责任编辑:rj2022】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

Copyright 1998-2028 http://www.hmzs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务观察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2007115号-7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