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化产业应走向更有序、更有质量的繁荣

2022-10-14 15:16:39    来源: 红星新闻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十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是“日出江花红胜火”,这十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可谓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对应的是,中国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占同期GDP比重达到4.50%。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

  行业高度繁荣,大量资本与关注涌入,艺人失德、畸形审美、虚假流量等问题也浮出水面。针对文娱圈种种乱象,中央多部门联合行动,严厉打击文娱领域突出乱象,集中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管明星经纪公司、规范粉丝群体账号等十项措施。

  2021年9月,中宣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文娱领域突出问题,做出综合治理总部署。

  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坚决抵制高价片酬,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开展专业权威文艺评论,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上明确指出,“清朗”专项行动这些年成效显着。这些年网信办先后开展了整治“饭圈”乱象、网络水军、直播短视频、网络暴力、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仅2021年就开展了十几项。

  在业内人士看来,文化产业走过繁荣的十年,接下来应是更有序、更有质量的繁荣。

  01

  从繁荣,到治理

  影视监制、策划人谭飞认为,有决心、有态度的综合治理为文娱领域带来了改变。

  “神仙打架”和“演技炸裂”是中文系出身的谭飞最难以接受的影视行业常用词。谭飞认为,这是一种空洞的误用,究其根本词不达意,和高度曝光、磨皮滤镜一样,都是一种畸形审美。在汪海林和谭飞看来,文娱领域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也是一场审美升级的过程。而文娱领域的审美远不止文字的使用和视频滤镜、灯光风格,还表现在更深层的价值和艺术层面。“不能大家要什么,就给什么。”谭飞这样说。

  编剧汪海林以辛辣点评娱乐圈乱象受到广泛关注。汪海林认为,实现畸形审美的治理、完成审美升级,平台应该发挥作用,“制作公司是有很多风格样式和内容的可能性的,问题主要可能还是在平台对内容的选择,平台对内容的选择本身是一个指向性。”

  但在谭飞看来,更深层的还是青少年群体自身的审美培育,如果在教育体系中能够出现引导青少年审美的力量,则可以在更基础的环节解决问题,“不过这并不是能立竿见影的,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完成”。“在良性环境中,审美升级应该是永不止步的,永远有更好的东西出现。”谭飞说道。

  在汪海林看来,当下可立即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虚假流量。2021年2月3日,《人民日报》评依法治理虚假流量时表示“被虚假流量‘漫灌’的平台,劣质内容充斥其中,优质内容反被淹没”。在监管之下,票房数据去水分是汪海林一直以来的期待,“由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布票房,而不是制作公司自称自己的票房过亿。

  “向教育部提一条建议:禁止中小学生参加明星应援组织、粉丝社群。向全国文联、中广联、广电总局提一条建议:禁止演员经纪公司在中小学生中建立粉丝应援团、明星影音会等追星组织。”这一条微博,汪海林陆续置顶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汪海林认为,在中小学生参与追星的治理上还存在进一步治理的空间。

  “为偶像花钱,为偶像骂人、跟同学产生冲突,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很常见,我认为应该对‘追星氪金’进行干预了。有些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定允许其做这样的事情,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氪金行为只要家长提出,便无条件退还,追星也应该参照。”汪海林说。

  02

  从治理,到更有序的繁荣

  一系列综合治理的动作中,还有2021年9月2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坚决抵制高价片酬,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在谭飞和汪海林看来,目前天价片酬乱象已经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治理效果,谭飞告诉记者:“天价片酬基本上得到了治理,趋近或者说回归一个合理区间”。

  一头是数万亿的文娱产业规模,但另一头,普通文娱从业者也存在收入低下的问题。汪海林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之前影视行业的资本流向失衡了,“主要的成本、费用流向几个明星,其他导演、演员、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却拿钱很少”。 “他们兢兢业业工作、任劳任怨,但是最大的一笔钱要给那个不怎么来现场的人。重塑这个行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每个人能获得劳动的尊严。”汪海林说道。

  两位业内人士认为,文娱领域的综合治理已经实现了不少改变,是决心和态度落实到实践的产物,并不会发生制约行业发展速度的情况。文化产业,走过繁荣十年,接下来应是更有序、更有质量的繁荣。

【责任编辑:rj2022】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

Copyright 1998-2028 http://www.hmzs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务观察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2007115号-7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