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紫云,油画艺术家,
资深公益志愿者,“成长伙伴”助学创办人。
艺术和慈善,
成为她对灵性追求和演绎生命的方式。
“混搭”是黄紫云创作油画的特色
她的油画技法既有东方神韵,
又有西方油画狂野的表达,
或浓或淡、时亮时暗的色彩光影之间,
黄紫云在刀、笔不同作画工具切换着,
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
在方寸之纸上策马扬鞭肆意驰骋。
她的作品异彩纷呈,
“藏区人物”系列、冈仁波齐神山系列、
“荷花、牡丹”等花卉系列,
还有她用油画方式对中国传世名画再创作系列。
她的生活美学应用方式
黄紫云发现,作为一个画家不必限于在画布上,
美,一样可以应用在生活之中。
这些年她行走大江南北,
将各种有故事的老物件搜集回来,
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魔术般变成一件件令人眼睛一亮的生活艺术品,
把自己的居所创造成一个富有人间烟火气的
生活美学艺术空间。
黄紫云觉得美应该是触手可及的,
所以她努力把纯艺术上的创意运用到生活中去,
把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家具或者是应用品,
用自己的眼光加入一些当代的意识,
然后装置成一种具有当代意识、
混搭传统文化的艺术品。
她把这些艺术组合叫“生活美学艺术品”。
在黄紫云家的庭院、客厅,
琳琅满目的“生活美学艺术品”层层叠叠,
令人目不暇接。
她的生活美学艺术品分四类:
第一类,概念家具;
第二类,生活应用的器皿;
第三类,手工设计盆景;
第四类,民族风原创首饰。
那些各种有故事的老物件,
黄紫云是怎么搜集回来的呢?
她说,有时候是很刻意的,
有时候是不经意一瞬间看到的,
有些人家不舍得的东西的,就需要去求。
黄紫云家客厅的茶台,
就是一个铸铁陶瓷机械零件。
有一次在一个朋友的工厂里,
黄紫云看到一个做陶瓷的机械零件,
就觉得它的线条有宋代的一些简约风。
这么一个原本是要花钱找人扔掉东西,
黄紫云拿回来来自己修饰了一下,
下面加了船木作为衬垫,
加了四个轮子可以推。
这个纯生铸铁的茶台估计有一吨吧,
当时搬回来6个工人从车上通过院子搬到房子里,
但是工人怎么都不肯搬到黄紫云本想安置的二楼,
因为它实在太重了,
只能放在一楼做一个茶台。
黄紫云认为,
生活美学艺术品除了美观之外,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应用性。
黄紫云这些收回来的老物件基本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经过她的构思加工,
在保持它原来固有的特征同时,
加了个人的风格或者是时代的气息,
进行意想不到的混搭,
演变成另外一件独一无二的生活美学艺术品。
对生活美学艺术品,
黄紫云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
每一个都是自己的心血,
虽然说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可以无价,
但还是有个市场的规律,
除非是自己很喜欢、不舍得,
黄紫云就胡乱报个价,
静候懂它的人。
其实人都不可能永远地保管某一样东西,
可能这时候很喜欢它,
有朋友更喜欢、更懂得欣赏它,
黄紫云就会转让出去,
或者是跟一些收藏家做一些置换。
黄紫云家里收藏了许多佛教信物,
她笃信佛家的“般若”智慧,
希望保持一颗“出离心”。
黄紫云说:“我可以爱它,但不会沉迷,
我可以享受它,但是我不执着于它,
这会让我拥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黄紫云很开心,
这些生活美学艺术品不断创作出来、走向社会,
把这种触手可及的美的东西流播出去,
是黄紫云的心愿。
她是一个画油画的飘飘仙女,
活成一个具有烟火气息的生活美学家。
【责任编辑:女神很坏】